图说:《天渠》宣传照 主办方供图
今晚,大幕准时拉起,第十二届艺术节的第一个戏曲类演出、黔剧《天渠》在浦东群星剧场上演。崇山峻岭包围着的贵州团结村被搬到上海的舞台,“当代愚公”黄大发为了让村民们“吃上一口白米饭”,在悬崖峭壁上开渠引水的动人故事就此展开。
乡音唱着家乡的故事
“一桶水,万千忧。不忍看代代滴水贵如油,不忍看片片田地裂如沟。”踏着干涸的土地,“黄大发”唱出了内心的焦急。黔剧使用的是以贵阳话和黔西话为基础的贵州官话,对上海观众来说并不算熟悉。但那浓浓贵州味的唱腔,却让大家仿佛置身团结村的田野上,对角色的心情感同身受。编剧曹海玲说:“贵州的声音才能讲好贵州人的故事,唱出贵州人的精神。”
图说:《天渠》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胡晓芒 摄
为了让《天渠》的艺术风格更具层次感,贵州黔剧院对传统黔剧的乐队配器进行了调整,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,使唱段既有当地特色,又与时俱进。该剧不仅大量使用“真山真水真民俗”的舞美设计,演员的戏服也采用仡佬族民族服饰的样式。贵州黔剧院院长、黄大发扮演者朱宏表示:“我们要让全国观众看到地地道道的贵州人,看到原原本本的黄大发。”
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
朱宏本来的行当是小生和老生,饰演一个当代农村基层干部,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。直到去过团结村、见过黄大发本人,他才对塑造角色有了信心。
图说:《天渠》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胡晓芒 摄
“36年”、“3个村子”、“9400米天渠”、“万丈悬崖”……这几个数字深深印刻在朱宏的心里。采风时,他站在黄大发曾被绳子吊着开凿渠道的地方,朝着脚边的悬崖向下看,内心是满满的震撼与感动。“亲身去过,才体会得到为什么叫‘天渠’。”随后,朱宏还见到了黄大发本人,听他亲口讲述自己的人生。黄大发13岁失去双亲,在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,他的女儿和孙子也都是因为没钱治病去世的,“他不是个高高在上的‘领导’,而是与村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干部。”
让人物原型数次落泪
去年,该剧在贵州省内首演时,黄大发本人也到场观演。整场演出,他都止不住地留着热泪,朱宏回忆:“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给他递纸巾。”
图说:《天渠》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胡晓芒 摄
据曹海玲介绍,该剧分为四幕,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,黄大发挖通“天渠”的经历。但黄大发建“天渠”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,但由于种种困难一直没有成功。因为经历过“钱打了水漂”、“村民为挖渠丧命”的失败,再一次提出挖渠,黄大发要面临的是众多村民的质疑甚至反对。“我们用这种人物冲突勾连起前面二十多年的恩怨,也展现黄大发顶住压力坚持要挖通天渠的魄力。”这一部分也让黄大发在观演时数次落泪。朱宏表示:“饰演一个仍在世的人物是很大的挑战。能够得到人物原型的认可,让他也为之感动,我这个人物算是立住了!”(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)
编辑:赵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