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剧,贵州地方戏曲代表剧种,曾名文琴戏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黔剧是在贵州说唱曲种“贵州扬琴”(亦称贵州文琴、贵州弹词)的基础上,吸收“贵州梆子(亦称“本地戏”)”等姊妹艺术的养分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,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。
1960年,中共贵州省委以贵州的简称“黔”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,使黔剧成为贵州地方剧种的代表,并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。1960年8月31日,在贵州省黔剧演出团的基础上,正式成立贵州省黔剧团。
代表剧目有《秦娘美》《奢香夫人》《搬窑》《中秋月》《月正圆》《姊妹崖》《贞女》《大学生村官》《九驿图》《湄水长歌》《天渠》等。1960年7月1日,贵州省黔剧团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黔剧《秦娘美》,得到了朱德、陈毅、习仲勋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。随后,《秦娘美》《搬窑》在京、沪、杭、苏演出,得到梅兰芳、周信芳、欧阳予倩、马少波、盖叫天等著名艺术家撰文赞评,使黔剧和剧团在全国产生影响。196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艺术片《秦娘美》,在国内外发行。1979年《奢香夫人》晋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,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、演出一等奖,并受国家民委之托...